打架轻伤的司法解释,打架轻伤的司法解释最新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打架轻伤的司法解释,以及打架轻伤的司法解释最新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打架导致轻伤,怎么处理?
  2. 打架致人轻伤,需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3. 打人轻伤赔偿标准
  4. 被人打伤且法医鉴定为轻伤,嫌疑人要接受哪些处罚,会被刑拘吗?

打架导致轻伤,怎么处理?

第一,你说的轻伤是一般人所说的轻伤,还是经伤情鉴定后为轻伤,如果是伤情鉴定后,那么,公安机关是要立为刑事案件的。

第二,如果打人者不主动赔偿受害人,最后经法院判刑的话,法院会根据情节轻重判刑,一般三年以下。

第三,如果积极主动赔偿受害人损失,得到了被害人谅解,法院一般会判缓刑。

第四,在第三的基础上,被害人主动要求不追究嫌疑人法律责任,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且双方是亲属同事邻里间因纠纷引起的,可以适用调解,不追究嫌疑人刑事责任,最后撤销案件处理。

打架致人轻伤,需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先上答案,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构成寻衅滋事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第二种,构成故意伤害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第三种,构成正当防卫,不负任何责任;第四种,故意伤害证据不足,只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下面我就结合一些真实的案件进行具体分析,欢迎留言讨论,如果你觉得有用,请加关注,点赞。

先解释一下什么叫轻伤,这是法律术语,是比较重一点的伤情,有统一的鉴定标准,需经过法医进行鉴定,例如两处肋骨骨折构成轻伤,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不是轻微的伤,轻微的伤在法律术语上叫轻微伤。

构成故意伤害和寻衅滋事罪,这是打架致人轻伤最常见的情形,占几种类型的90%以上。

这两种犯罪从行为上看都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那么,他们的区别是什么?二者根本的区别是打架的动机不同,也就是打架的原因不同,寻衅滋事罪打架的动机是为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无事生非,随意殴打他人,也就是无故、没有任何原因打人,而故意伤害一般是因为民间纠纷打架。需要注意的是故意伤害轻伤以上才负刑事责任,而寻衅滋事致二人轻微伤、携带凶器殴打的情况下都构成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例如,常见的因为交通纠纷,一言不合就将对方殴打致轻伤的构成寻衅滋事罪,而邻里之间因为出行、采光等打架造成轻伤的,一般构成故意伤害罪。

这两种情形因为构成了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上,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在实际生活中,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主动赔偿对方的损失,一贯表现良好的一般都判处缓刑或管制(接受社区矫正,不会坐牢)。寻衅滋事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判处实刑,会在监狱服刑。当然,由于构成犯罪的情形比较复杂,以上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假设,实际上案件的情况千奇百怪。民事责任上,二者都需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

正当防卫,说实话,这是一个中国司法实务机关最头痛的一个问题,认定难,争议大,被一些学者戏称僵尸条款。

但随着2018年于海明正当防卫案(昆山宝马案)等四个典型的正当防卫案例被最高检纳入指导性案例,以及近年来司法改革中司法责任制、办案终身责任的推行,说实话,以往那种只要打架造成对方轻伤以上就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客观归罪思想已被办案人员所抛弃,案件被认为正当防卫或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了了之的比例逐渐上升,办案人员的业务素质有了大幅提高。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能构成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面对正在殴打、伤害你的人,你打回去制止对方的行为,对对方造成伤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但不得超过制止防卫的需要,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一般常有以下几种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假想防卫,也就是侵害尚未开始,便先发制人进行防卫。事后防卫,就是侵害已经结束进行防卫。防卫过当,就是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严重伤害。例如,对方用拳脚殴打你,你直接将对方用刀砍成重伤,就是防卫过当。互殴行为,双方都构不成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就简单介绍点,由于有正当防卫可能的案件大多比较复杂,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最好请律师帮助自己辩护。

证据不据的,举例说明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件,甲不小心骑电动车与骑自行车的乙相撞,导致乙肩部着地,双方发生争吵,甲将乙脚踢拳打,后乙因肩部骨折被鉴定为轻伤,由于乙肩部轻伤是因交通事故摔伤还是甲殴打致伤无法查清,如果对甲按故意伤害罪处理,假如甲的殴打行为只造成轻微伤,就会冤枉他,因此,本案故意伤害罪证据不足,只能对甲按《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

实际生活中,证据不足的案子也比较常见。

今天就不再一一举例了。欢迎留言讨论。

码字不易,若果觉得有用,请加关注,点赞。

打人轻伤赔偿标准

一、打人致轻伤怎么赔偿多少钱?

打人致轻伤的,打人者构成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在民事赔偿方面,打人者应该根据双方在纠纷中各自所负的责任来赔偿,主要的赔偿项目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如果构成伤残的,受害者还可以要求赔偿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

根据《刑法》第234条的规定,犯故意伤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故意伤害罪如何量刑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二)》的规定,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量刑格】

(一)故意伤害致人轻伤(伤情接近轻微伤),社会影响不大、被害人有过错或被告人全部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基准刑为拘役刑或管制刑;

(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虽构成轻伤,但伤情接近轻微伤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伤情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一年;伤情接近重伤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格】

(一)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尚未达残疾标准的或损伤程度与轻伤标准接近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三年;

(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造成被害人10级残疾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四年;每增加一级残疾等次,刑期增加一年。

【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格】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被害人6级残疾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一年;每增加一级残疾等次,刑期增加一年。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三年。

综合上面所说的,打人致他人轻伤的这种行为已经算是构成了犯罪,对于当事人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还有承担刑事责任,但对于民事责任的赔偿这个是没有具体的规定,需要结合受害者实际受伤的情况来进行确定,不同的伤情所存在的金额就会不一样。

被人打伤且法医鉴定为轻伤,嫌疑人要接受哪些处罚,会被刑拘吗?

轻伤,已经够上刑事,就具体行为,判断涉嫌罪名,以及取得怎么样的赔偿。就实践经验来看就是是三种可能。

一,证据充足的情况下。不主动,嫌疑人家属也不管。法院会进行刑事附带民事审判。如果医疗费用了1万元。加上杂七杂八的误工费之类的,最多应该不超过2万赔偿。这种情况下要准备好医疗费用证明(发票),工作收入证明等,相对还是有些麻烦,劳心劳力。如果未取得谅解,最普遍情况就是会先行刑拘,刑拘后逮捕,之后法院起诉。但也可能对方没抓到,公安局评估其危害性,劝投后取保。或者是邻里纠纷导致的,危害性小,也可能取保。因病因残因孕,这是法律规定直接取保的。

二,证据充足的情况下。不同罪名,取得谅解,对法院判刑有不同的影响。如果是故意伤害罪,取得谅解。对方无前科,不持械,取得谅解完全可以判缓刑,情节轻微,可能检察院还会相对不诉,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主动寻求谅解。寻衅滋事,妨碍公务等罪名,轻伤二级会从轻,但一般还是会判刑,家属一般也会寻求谅解。前者取得谅解赔钱,家属出钱意愿比较高,普通人家论能要到5-10万。后面几种只有从轻的话,能要到5万左右。(沿海地区价格,有钱人另说,部分地区可能还低一点或高一点)。取得谅解,如果无前科,涉嫌故意伤害罪一般是能取保,后面起诉。其他的妨碍公务,寻衅滋事另说。

三,证据不足。这种情况下,刑拘后会取保的。经过调查,证据还是不足的话,案件会下走。这个时间,只能自诉,可以伤害案件公诉转自诉,也可以提起单一的民事赔偿起诉,自己不懂,找律师的话,钱可能不够请律师的。就是说刑拘后必然取保候审,取保后,经过调查,证据还是不足,案件会下走,最后撤案。

在办案越来越规范,管理越来与越严格的今天,证据不足这种情况出现将越来越多。这就要寻求刑事案件够不上和后,基于弱者保护的民事赔偿判决。

关于本次打架轻伤的司法解释和打架轻伤的司法解释最新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