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类犯罪司法解释完善 金融类犯罪司法解释完善什么制度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金融类犯罪司法解释完善,以及金融类犯罪司法解释完善什么制度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金融公司涉嫌违法被查处,员工一般会被判刑吗?有何依据?
  2. 涉众型金融犯罪包括哪些
  3. 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包括哪些

金融公司涉嫌违法被查处,员工一般会被判刑吗?有何依据?

如果员工有共同犯罪的故意,那么一般按照共犯处理,如果没有共同犯罪的故意,一般无罪。依据主要是刑法和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发布的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

员工是否有共同犯罪故意综合看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从中收取高额佣金

如果员工参与公司非法集资,并从中赚取超额的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可能构成共同犯罪。一般的公司业务,一般提成不高,而非法集资公司的提成明显过高,超过社会公众的基本认识,这种情况下,员工应该本能地产生怀疑。如果在此情况下,仍然继续为公司集资,那么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2、任职情况

员工在涉嫌非法集资的公司担任高管、技术骨干、业务骨干,则很难说其对公司违法行为是不知情的,一般而言,这些人都有参与非法集资的故意。而如果只是担任一般性的工作,比如普通文员,则一般对公司的非法集资知情的可能性不大,一般不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

3、职业经历、专业背景、培训经历

如果员工本身具有金融、法律方面的专业背景,或从事过金融、法律行业的职业经历,亦或者有相关的教育培训经历,仍然为非法集资公司工作,则说明其明知公司存在违法行为,仍然愿意参与,可以认定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如果员工无上述背景经历,则认定其有共同犯罪故意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4、前科情况

如果员工此前已经因为参与非法集资犯罪被刑事处罚或被行政处罚,其再次为非法集资公司工作,一般可以说明其对公司非法集资行为明知。如果没有相关前科,则相对于有前科的员工,被认定为明知公司非法集资犯罪的可能性小。

当然,能否认定员工有共同非法集资犯罪的故意,还要从公司的吸收资金方式、宣传推广、合同资料、业务流程等证据,结合员工的供述,综合进行判断。

涉众型金融犯罪包括哪些

涉众型经济犯罪指涉及不特定群体、被害者人数众多的金融证券类、传销类、欺诈类经济犯罪,其主要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非法销售未上市公司股票等犯罪活动。涉众型经济犯罪并非规范罪名,而只是对某一类高发型经济犯罪进行总括的法律术语。

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包括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等法律的规定,金融机构应履行的反洗钱义务主要包括:

1、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设立反洗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内设机构负责反洗钱工作,制定反洗钱内部操作规程和控制措施,对工作人员进行反洗钱培训,增强反洗钱工作能力。

2、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和实施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a)对要求建立业务关系或者办理规定金额以上的一次性金融业务的客户身份进行识别,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客户身份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予以更新;

b)按照规定了解客户的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有效识别交易的受益人;

c)在办理业务中发现异常迹象或者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有疑问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

d)保证与其有代理关系或者类似业务关系的境外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客户身份识别,并可从该境外金融机构获得所需的客户身份信息。

3、金融机构通过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得,应当确保第三方已经采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第三方未采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由该金融机构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责任。

4、金融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能够反映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账簿等相关资料。客户身份资料在业务关系结束后、客户交易信息在交易结束后,应到至少保存五年。金融机构破产和解散时,应到将客户身份资料和客户交易信息移交国务院有关部门指定的机构。

5、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人民币、外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

6、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协助、配合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打击洗钱活动。金融机构的境外分支机构应当遵循驻在国家或者地区反洗钱方面的法律规定,协助配合驻在国家或者地区反洗钱机构的工作。

7、金融机构在履行反洗钱义务过程中,发现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和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8、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依法履行反洗钱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报告可疑交易、配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可疑交易活动等有关反洗钱工作信息予以保密,不得违反规定向客户和其他人员提供。

9、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报送反洗钱统计报表、信息资料以及稽核审计报告中与反洗钱工作有关的内容。

10、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反洗钱预防、监控制度的要求,开展反洗钱培训和宣传工作。

提醒:反洗钱是每个人的义务。每个人必须加强警戒,反对假钱。

关于金融类犯罪司法解释完善和金融类犯罪司法解释完善什么制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