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知识 >投资蒙台古(投资蒙古矿的陷阱)

投资蒙台古(投资蒙古矿的陷阱)


全力打造“产业新城、品质白云”系列报道之三

隆冬时节,凌霜铸剑,捷报频传。

从率先在全省消除绝对贫困到跨越“十二五”“十三五”的光辉历程,白云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

从农村群众“看病远”到“百院攻坚”的扎实行动,白云实现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和村医配备全覆盖;从简单的农村群众“有水喝”到9.74万人口安全饮水全覆盖,白云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全面建成;从低效作物的分散种植到面积万亩的玉米调减和85个绿色农产品品牌培育,白云农村产业革命正在纵深推进……。

发展闯关,蓄势未来,白云的“三农”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三五”收官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注定使命重大。

全力打造“产业新城、品质白云”系列报道之三

农业强不强、农民富不富、农村美不美,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质量,更决定着白云省会城市新中心的“颜值”和“品质”——

从区委九届七次全会“在全市以‘三高’助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走在前作表率”的战略部署到区委九届八次全会的“打好乡村振兴主动仗”的具体要求,目标坚定、指导精准,从调优结构到“八要素”聚焦,从短板补齐到治理提升……一系列有力举措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构难题怎么调——优质引领 龙头带动 产业有底气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只有产业兴旺,才能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开拓农民增收新空间、新渠道。

2020年新年伊始,区委农村工作会议面对我区“农业产业规模偏小、主导产业规模不大、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这些问题,作出了“深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特的农业产业示范园”“坚决完成957.1亩低效作物调减任务”的具体安排。

调结构、怎么调、种什么——答案是:围绕“一园多点”的战略布局,高质量发展食用菌产业,2020年,确保食用菌生产规模达4000万棒,实现产值2亿元,建成食用菌精深加工基地1个,建成年产700万棒生产能力的菌棒工厂化生产供应基地。

2020年,“食用菌产业”是白云农业农村绕不开的话题。

全力打造“产业新城、品质白云”系列报道之三

“我们做外贸出口20多年了,对亚洲范围内出口香菇信息了解很多,白云区香菇从菇形、颜色等方面来看都符合我们的要求,走出国门是没问题的。”贵州万泰现代农业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样评价白云食用菌产业的潜力,“目前厂区装修设备已基本就位,投产运行指日可待。”作为刚引入的食用菌产业项目,是全区今年的农业农村发展方面的重点,为抓好我区推进食用菌产业大发展和实现产值2亿元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全力引进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白云区也着力支持国有公司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应有作用。作为全区三农战场的主力军,蓬莱公司在2020年的目标中,围绕如何把“特色产业做优、链条做长、质量做好、效益做高”,将着力在牛场乡阿所村、都拉乡上水村,高标准、规范化打造年产约50万菌棒的白云区食用菌产业示范园。

“从全区城镇化发展情况来看,艳山红镇、麦架镇将为全区城市提能、产业提质作更多贡献,沙文镇、都拉乡将为高新区、综保区建设发展作更多贡献,能够成为乡村振兴主战场的只有牛场乡。”区委农村工作会这样为牛场定位。作为全区农业农村的主战场,牛场乡2020年将认真落实区委的战略布局,构建品牌产业系统,完成新建1.35万平方米左右的食用菌大棚建设,探索食用菌餐饮特色旅游商品,逐步形成特色引领品牌,促进“农文旅”发展。

产业兴旺——这一乡村振兴的基础而关键的工程将在白云开花。随着优质产业的引领,龙头企业引人和国有资本的参与,白云乡村振兴推进中的产业兴旺有了底气,乡村振兴之路定会越走越远。

产销衔接如何接——提供优质品 应用新模式 构建新网络

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坚决贯彻落实‘强化产销对接’攻坚行动计划,充分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对接好农产品的供给侧和需求侧,推动形成持续稳定的优质供给,不断满足本地市场稳价保供和规模外销的需求。”对广大农村的“产”和“销”指明了方向。

抓好供给侧,提供优质品。年末岁首,牛场乡石龙村第一批出栏的300余只散养的“葛根鸡”很快销售一空,为村集体带来经济收入37500元。“我们的鸡不喂饲料,只喂苞谷,而且养殖基地土地上种有葛根等中药材,旁边还有山林,便于这些鸡啄食葛根和林下活动,加上养殖要经过180天,营养价值非常高。”石龙村驻村第一书记袁国科在介绍石龙养鸡不愁销的经验时点出了核心要点。

贯通需求侧,产品出深山。着眼贵阳乃至全国的大市场,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的紧密结合,让农产品走上了快速流通的渠道。除了生态养殖外,石龙村还积极应用新模式,构建新网络,让辣椒销售走出了新路。“今年种植辣椒约140亩,让石龙村的高品质辣椒卖到了北、上、广、圳等10多个省外城市,真正实现了‘黔货出山’。”袁国科讲述了石龙辣椒走遍的省份。

全力打造“产业新城、品质白云”系列报道之三

相比石龙的辣椒“走得远”,小山的蔬菜“走得近”,却同样带动了村集体和一批村民的发展。

“今年我们通过校农合作销售值达到35万元左右,销售量达到19万斤,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规模化经营,带动村民就地务工,今年光给村民发放的务工费就近40万元。”小山村党支部书记张清友介绍了他们的蔬菜去向,并对校农合作在来年的进一步强化也给予更深期待,“如果来年合作更加深入,将进一步拓宽我们的销路,带动更多村民发展。”

小山村合作社作为牛场乡的蔬菜种植“大户”,也是在校农合作中受益较多的村集体之一。其受益的关键词就是“校农结合”,这是白云区为加快构建农产品产销一体机制建设,深化链接农产品进学校的“七进”之一。随着全区工作部署的推进,本地农产品还将进社区、进超市、进机关、进企业、进批发市场、进医院,真正让全区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农民找到了新渠道。

据了解,牛场作为纯农业乡镇,具有优质的生态环境、离城区较近,运输、保鲜成本低等优势,由校农结合引导农户产业化、订单化种植,可实现校农双赢的良好局面。目前,在小山村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小山村种植番茄120亩,祁山村种植辣椒70亩、红薯50亩,兴家田村种植辣椒150亩、红薯80亩,为农民就业、农民增收增添了新希望。

随着区委九届七次全会的召开,《中共白云区委关于加快打造全市开放发展“增长极”“中高端大众消费品制造核心承接区”助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的出台,白云区将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通过“八个聚焦”,在三到五年时间,打造全市开放发展“增长极”“中高端大众消费品制造核心承接区”,白云城市扩容、产业发展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白云市场、白云消费也将进一步扩大,这将充分证实,区委对农业农村优化产销对接模式、夯实产销对接基础、构建产销对接网络的部署将有更实的举措、更多的空间。

联结机制怎么建——提高组织化 增强抵御力 共享新收益

如何从“自给自足”到市场经济,如何从“各自为战”到产业共同体……针对农民利益的问题,区委明确指出,“把党组织建在合作社上、建在产业链上,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做到微利、让利,将投资收益尽可能地分到农民手中,防止出现人为‘垒大户’;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在提高组织化程度中得到更多有保障的利益,逐步改变‘户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农业经营模式,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采用何种组织化的方式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白云区已有了深入探索。

以“三香蒙台”而闻名的沙文镇蒙台村是名副其实的农业村,全村总人口226户,900余人。从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530元到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230元,增长幅度超过了40%,真正致富了一方百姓。

据蒙台村支部书记朱春恩介绍,蒙台村党支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党员+农户”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采取村集体、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入股的方式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已入股村民68户,2019年分红近30万元”“现在政策很好,我们正在着力推动合作社投资近300万元的已建菌棒车间投产,并正在积极探索林下生态养殖”“在香葱、香菇、香菜之外,发展香猪养殖,拓宽村民发展之路。”蒙台村支部书记朱春恩深入地介绍蒙台合作社的发展规划。

全力打造“产业新城、品质白云”系列报道之三

把几平方公里内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把各自分散的资金整合在一处,把单打独斗的农户抱成一团……是蒙台村的发展经验,也是牛场乡红锦村的富民妙方。

红锦“画梅菁”猕猴桃是通过品种优选、嫁接改良、标准化种植出的优秀品种,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水果。“红锦村猕猴桃已有20多年的历史,我们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目前全村猕猴桃种植630亩,成熟期果树460亩,2019年产量约10万斤,销售收入约53.42万元,有力带动了红锦村农民脱贫致富;其中,高坡顶猕猴桃基地项目作为红锦村农村千亩生态种植产业园一期示范项目,已完成种植面积130亩,目前土地入股分红30户,带动就业100人次,‘三变’改革受益300余人。”红锦村驻村干部吴翔宇详细介绍了红锦经验。

随着区委农村工作会议的召开,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因地制宜组织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组织模式,推广“村社合一”,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联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共识,为实现今年我区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家,带动更多农民致富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富美乡村怎么美——改善“颜值” 提升“气质” “内外兼修”村更美

如果说富从产业出,那么美从何处来呢?

面对这一问题,走进今天的白云农村,通过深入体验,不难有以下美的感受。

——道路好了。经过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白云区分四批实施的“组组通”公路52条113公里已全面完成建设,实现全区范围内30户以上50个村民组100%通硬化路,让农村百姓从有路走到“走好路”,彻底解决农村出行不便的大问题。今年,全区还将对农村道路的管养、整治下大力气,为农民“好出行”保驾护航。

——房屋美了。经过大力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重点工程,以点带面,全域推进,从上水、阿所、蓬莱等地,到冷水、落刀、小山,全区5个乡(镇)56个行政村,建成一批批富美乡村示范点,实现房屋立面的进一步提升整治,使农村环境面貌发生大的变化。今年,全区还将推动一批精品富美乡村建设,让农村人居更美,助推实现乡村振兴。

——厕所亮了。厕所虽小事不小,“小厕所”既能测量文明的程度,也关乎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2019年,白云持续全面开展“厕所革命”,新建农村公厕13座,新建或改造户厕1245户。今年,还要确保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现行政村卫生公厕中心村寨全覆盖,让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有了新期待。

当然,更为深度和全面的体验是不光看到亮点,也能看到“缺陷”。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就明确指出当前我区乡村在“气质”上的问题,如乡村治理水平不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不明显、“三治融合”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等。这一“诊断”深刻体现出:乡村不仅要看“颜值”,更要看“气质”;只有在“外在美”的基础上实现“内在美”,实现乡村善治,才能真正“美得持久”,才能真正让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实现深度融合。

瓦窑村是纯布依少数民族村寨,是牛场乡的“无毒村”,是布依“六月六”的发源地,也是多年来远近闻名的簸箩戈“六月六”活动的大本营,神秘传说诉说了当地文化的传承不息,淳朴风俗中蕴含了人文力量。“这里的村民有一个习俗叫‘火源会’,就是在农历新年后、十五之前集中起来,集中清扫村集体中如水井、广场周围等地的卫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矛盾化解、平安工作的瓦窑村村委委员、治保主任罗世昌介绍,“在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的协同下,通过对这一精神的弘扬,深入遍访各家各户,宣传提升村寨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并为卫生搞得好的家庭张贴‘点赞’标识,让老百姓心里更增加一种荣誉感,让全村的卫生大幅改善。”据了解,自2018年来,瓦窑村深入贯彻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拟定卫生管理制度,遍访村民组,培育好风俗,巩固好环境,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卫生示范户10户,切实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进而产生改善与维护乡村环境的内在激励和动力。

乡村善治,是乡村之美的要点所在;乡村善治,离不开乡村人的主人翁意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动员乡村人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美丽乡村建设更可持续,让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深入人心,是实现乡村之美“内外兼修”的最核心、最有效的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对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作了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区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在打造省会城市新中心中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奋力书写“中国之治”的白云答卷,并提出要打好治理提效主动仗,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助推实现乡村振兴,可以说为白云乡村之美的明天明确了路径,必将为全区人民建设一个更为完善的富美乡村。

相关内容

投资蒙台古(投资蒙古矿的陷阱)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4h快讯
违法生育包括哪些情形,什么叫违法生育
一、教师如果违法计划生育会有什么处罚如果是教师,违反计划生育规定,应由计生机......
2024-04-05 法规
自残违法吗?自残算不算犯罪
一、教唆他人自残构成犯罪吗教唆他人自残有故意杀人的嫌疑,所以规劝大家不要以身......
2024-04-05 法规
新昌机动车违法?机动车违章处理时间限制
一、新昌货车通行证怎么办理1.办理新昌货车通行证是可行的。2.因为新昌货车通......
2024-04-05 法规
违法举报网站,公安干警违法举报平台
一、国家有奖举报平台以举报违章车辆为例,有奖举报平台如下:为加大监管力度,营......
2024-04-05 法规
查看更多